1979年2月20日下午3点整,13军39师115团1营在师直属炮兵的支援下,组织了由2个加强连组成的步兵部队牛弘配资,发起了对越南黄连山省老街谷珊地区的215高地的猛攻。那时,215高地的顶部常年弥漫着浓雾,形成了天然的屏障,解放军不需要烟幕弹就能有效遮挡敌军炮兵的视线。然而,意想不到的是,1营3连在连长禹继发的带领下,刚刚从出发阵地冲出,就在距离高地西北侧山脚约500米开阔地带,突然遭遇了越军的猛烈火力。越军使用了高射机枪、60迫击炮和重机枪,迅速将我军部队压制,造成20多人伤亡。
尽管39师的122榴弹炮、85加农炮和107火箭炮等重火力已连续打击敌方阵地,但越军的工事异常坚固,钢筋水泥构筑的地堡几乎抵御了所有的攻击。越军在高地北侧的山坡上修建了50多个明暗堡垒,且火力非常凶猛,每次发射后就迅速更换位置,打得又准又狠。尽管我方的团属100迫击炮冒着误伤友军的风险,依然顽强地向215高地实施盲射,掩护3连和2连继续进攻,但效果依然有限。
展开剩余76%与此同时,2连3排的队员们在向高地北侧山脊进攻时,同样遭遇了来自349高地和215高地的火力夹击。敌人如同猛兽一般,展开了疯狂的反扑,造成了更大的伤亡,进攻也一度被迫中止。在这场恶战中,3连长禹继发身负重伤,副指导员王蜀林英勇牺牲,副连长徐越彬在抢救同袍时也被重创,指导员陈其敏多处负伤,然而,他依然不顾自身伤情,指挥着火器分队掩护队伍继续前进。就在他指挥作战时,敌方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,致使他当场昏迷。
尽管如此,王久林排长依然顶住压力,指挥3连继续作战,毫不畏惧越军观察哨的监视,他爬上大树干进行侦察,精准确定了最佳的冲锋路线,并亲自带领队员们冲入敌人的第一道战壕展开了白刃战。2连虽然分成三路进攻,但由于配备的机枪卡壳,40火箭筒暴露了位置导致人员伤亡等问题,进攻进展艰难,最终在副指导员刘增武带领2排时遭遇了巨大损失。随着战斗的推进,机枪手在修复故障时遭遇了越军美制榴弹发射器的猛烈打击,1挺重机枪被击毁,4名机枪手阵亡。
战斗进入胶着状态,营长付天顺在指挥部的协助下,一方面组织营属火力吸引敌人注意力,另一方面开始进行伤员的紧急抢救。但由于2连和3连的伤亡不断,双方一度陷入了僵持。就在此时,2连的炊事班战士们深感战局危急,纷纷拿起武器主动冲锋,炊事班长更是在一次冲锋中摧毁了一个越军步枪射击的地堡,击毙了3名敌兵,但自己也英勇牺牲。
随着夜幕降临,地形和敌方火力对我方越来越不利。营长付天顺担心越军会趁夜发起反击,于是经团指挥部同意后,命令部队暂时停止进攻,待天亮后再战。经过一夜的沉寂,2连共计损失35人,另有10人失踪。3连的伤亡同样惨重,6名排长以上干部牺牲,剩余人数仅剩13人。此时,1营的战局异常严峻。
当战斗暂时停下,很多人会问,为什么不绕道而行,为什么非要拿将士们的生命去拼?这正是因为在战斗中,敌人同样在采取措施,妨碍我军行动。我们无法绕道,越军也设下了诸多障碍,重炮和坦克的推进同样受限。因此,正如一场没有后路的死斗,只有“血战到底”才能为未来争取胜利。
215高地是越西北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,其位置极为关键。位于谷珊居民区西侧约2000米处,向东12公里便是越南的经济重镇——柑塘,西侧8公里则是老街市。高地控制着通往柑塘、沙巴县城的主要公路,是越南进攻和封锁我方的战略堡垒。而215高地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,山梁从北向南延伸,北端的高点就成了高地的制高点。这里的越军,不仅有60迫击炮、40火箭弹等重武器,还有高射机枪等火力点,具备强大的威胁。
在谷珊西山山脉的热带气候下,215高地的气候特点使得解放军难以提前获得敌人的火力布置情况。而越军则能利用有利天气勘测坐标并精准作战。即便如此,13军39师115团1营依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最终将这片关键高地收入囊中,为接下来的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尽管在进攻过程中,我军的牺牲极为惨重,但通过敌人的电子侦听消息显示,越军在215高地的损失已极为严重,已多次请求增援或撤退。西线指挥部对我军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高度赞扬。付天顺营长因此决定在夜间继续压制敌军,破坏其士气,并为第二天的进攻做好准备。通过巧妙运用战术和策略,我方利用夜间小规模反击和炮火打击,逐步瓦解了敌军的战斗意志。
21日清晨,营指挥所调整了进攻方向,通过西北侧展开攻击,同时派出3营加强力量支援1营。经过一夜的压制,敌军抵抗明显减弱。当我军发起新的进攻时,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便攻占了215高地,并发现了数十具越军尸体及大量武器装备。战斗的胜利,为后续战斗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。
经过这场战斗,1营和3营共歼敌103人,俘虏30人,为接下来的战略部署打通了通往柑塘的公路。战斗结束后,1营因其杰出表现被授予“攻坚英雄营”的荣誉称号,2连和3连分别获得了集体一等功和“威震敌胆英雄连”的称号。
尽管40多年过去,随着现代战争科技的迅速发展,许多作战方式和技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如同当年215高地的攻坚战一样,今天的战斗中,控制重要战略位置仍然是交战双方必争之地。如何在减少己方损失的前提下迅速攻占敌方据点,依然是军事学中不可忽视的课题。
通过这场战斗,13军39师115团1营展现了无畏的战斗精神,付天顺营长的勇敢指挥和巧妙策略牛弘配资,令敌人胆寒,也为后来的战役打下了坚实基础。英雄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多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